幫助中心/weixinbangzhu140325
位置:協城首頁>微信欄目>幫助中心只做為你賺錢的營銷型網站,只做為你賺錢和省錢的網絡營銷和電子商務
強插微信,是中國移動耍流氓么?
強插微信,是中國移動耍流氓么? | |
發表時間:2015-03-09 作者: 來源: 瀏覽: | |
周五的時候,媒體朋友老涼發了一條投訴微博,說他在微信里閱讀文章時,被中國移動的流量提醒和訂購流量加油包的信息擋住了,嚴重影響了他的閱讀感受。 老涼手機上出現的提醒和促銷信息是中國移動推送的,技術實現原理很類似于web彈窗廣告。由于運營商控制著通信基礎網絡,因此無論用戶是在刷微信還是看視頻,無論通過瀏覽器還是APPs,運營商都具備將內容“強行”推送到終端的技術能力。
這種強行插入信息的方式很容易招致客戶的反感。以前PC用戶被網站的自動彈窗煩死,不論點擊還是不點擊,廣告都會出現在你的面前,這種強迫式的廣告形式既影響用戶的上網速度,還帶有不安全因素,用戶非常厭惡,甚至于用“流氓行徑”來形容之。 正因為如此,在討論這項向用戶推送信息的“Toolbar”業務時,在運營商內部展開過激烈的討論。 反對派的觀點是:這種推送是未征得客戶許可的,從個體看會影響客戶的感知,從整體看會讓運營商的形象進一步惡化,實在不該做。 而支持方指出:如果場景和業務設計合理,向用戶及時推送他需要的信息,無論是開展營銷推介還是進行客戶服務,都會提升客戶滿意度。比如:用戶正在看視頻,套餐內流量快用光了,向其推送流量提醒信息的同時提供了訂購加油包的鏈接,用戶簡單的操作就能完成流量的補充。 將推送業務應用于客戶服務是運營商關注的重點,而此前設備供應廠商和業務開發者是這樣介紹Toolbar應用場景的:客戶用4G看足球比賽,進球了,推送一條信息:只需要花多少錢,就可以看剛才的進球的慢鏡頭回放;再推送一條信息,花多少錢就可以買一件進球隊員的球衣。聽到廠商們這么介紹營銷場景,當時我就想:這么一條條地推送營銷信息,客戶心里是高興呢,還是憤怒? 研究討論的結果是:Toolbar的關鍵在于業務場景的設計,以及推送的時機和方式;如果設計合理、推送及時,那么就是給客戶服務加分。因此,接下來的分工就是:技術團隊研究如何實現推送,而業務部門需要確定推送的范圍、規則、方式等。 客觀來說,技術團隊的任務目標是明確的,只要能在不同場景下把信息推送給客戶,就達成了目標。而業務部門的工作難度就很大了:什么場景下推送是合理呢? 以老涼的“遭遇”為例,他是一個高端客戶,月初流量很富裕,提醒稍微晚些不會影響客戶感知,更不用訂加油包,這個時候推送只會引起客戶的不滿。然而業務部門的另一項規則是:當用戶套餐內流量到達10%的時候就要提醒,提醒的同時就推送加油包訂購鏈接,這兩項業務規則疊加在一起,就發生了月初推銷加油包的不合理推送。 也許有人覺得這是因為IT系統太僵化、不智能,計算機畢竟不能替代人,它執行的規則和參數,以及體現出來的靈活性,都需要人來設定。業務設計越復雜,場景就越難發生,推送效率也會降低,效果也會比較差。以為Toolbar是數據營銷的神器,用起來才發現,讓客戶高高興興接收推送的消息,真不是件容易事。 有一點也讓運營商很郁悶:業界對互聯網公司的試錯模式大加贊賞,但很難對運營商創新出現的問題表現出寬容和體諒。事實上,運營商是在很小心地前進,向用戶推送消息時也給用戶提供了選擇,可以設置為本日、本周、本月免打擾,用戶不喜歡可以關閉;但這仍很難化解用戶的怒火,而且一旦有人吐槽運營商,就會有一大批應和之聲,坦率地講,這也給運營商的創新嘗試帶來很大的壓力。 運營商向客戶推送信息,無論是做營銷還是做服務,都還需要不斷完善。運營商必須明白:給客戶的關懷和服務不能自以為是,怎么才算滿意,有時客戶自己都不清楚,你憑什么替人家做主?理論上合理的推送能夠提高收益,還讓客戶滿意;但如果推送的內容、時機和方式不合適,就容易好心辦壞事,客戶不會買賬,只會罵你耍流氓。 | |
上一篇:騰訊蘋果合作 Apple Watch將內置微信 | 下一篇:如何注冊微信公眾號? |
此文關鍵字: | |